2月11日,商務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國鐵集團等9單位印發《關于增開銀發旅游列車 促進服務消費發展的行動計劃》。其中提出,到2027年,構建覆蓋全國、線路多樣、主題豐富、服務全面的銀發旅游列車產品體系,銀發旅游列車服務標準體系基本建立,形成一批主題旅游列車品牌,銀發旅游列車開行數量、旅客運輸量較2024年實現較大幅度增長。
網絡圖片
上個月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》中,就提出“增開大眾旅游列車、銀發旅游列車、主題特色旅游列車”。而此前,部分地方已經推出銀發旅游列車。
文旅市場的持續升溫,催生出了銀發旅游列車,“一線多游、一票到底”的銀發旅游列車帶動中老年群體出游市場持續擴大。銀發旅游專列的開通不僅說明中國鐵路運力的日漸增強,讓“詩與遠方”近在眼前,更加表明推行多年的鐵路+旅游模式已經成為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。
在已有旅游列車運行經驗的基礎上,銀發列車為老年人群出游提供了更便利、更舒適、更安全的出行服務,除了硬件服務設施適老化改造,隨車醫生全程陪伴,配備呼叫器、防滑墊、折疊椅凳、暖手寶、熱水袋等等服務小物件之外,還推出“夜行日游”開行模式,保障休息時間的同時增加游玩的時間,親民的票價更是吸引節儉的老年人……一系列的周到服務讓老年人從“走得了”的根本需求“一鍵”進入到“走得好”的舒適體驗。鐵路部門還結合沿線景觀、人文歷史推出精品旅游線路,不僅把沿途黃金景點“一網打盡”,還把未開發的小城小鎮編織進鐵路旅游的大網絡,串起絢爛多彩的“詩和遠方”,讓出游體驗更美好,形成交通帶動旅游、旅游促進交通的良性互動格局。
銀發旅游列車的開啟,不僅是銀發旅游的升級換擋,更是文旅行業從“量增”到“質變”的關鍵時刻。當一些旅游企業還在糾結年輕人消費降級時,老年人群已經成為中國旅游第一大客群。飽覽大好河山、領略風土人情、品嘗各地美食……旅游已經成為老年人最為重要的休閑養老方式。緊跟文旅市場熱點的快速應變,正是銀發旅游列車“拉流”“引客”的新動力,“專列+旅游”的模式逐漸成為文旅市場的新引擎,延展、激活更多的服務和消費。銀發旅游列車的開通,標志著老年人旅游市場正在向更高品質、更多業態、更多場景的銀發文旅產業轉化,不僅帶動了休閑、養生、醫療、餐飲、保健、演出、數字等相關產業與文旅進一步的深度融合發展,更是激發了各種文旅產品消費市場的活力,為構建全方位、多層次的大文旅產業體系打下堅實基礎。
飛馳的銀發旅游列車,不僅托起了老年人群體的“最美夕陽紅”,更是銀發經濟的加速器。與其他消費群體相比,老年人展現出更好的健康條件、更充裕的休閑時間、更新的消費理念、更頻繁的出游意愿和更強大的消費能力。銀發旅游列車作為新型旅游形式,不僅打通鐵路線路資源與文旅資源的通聯匯通共融,鐵路線路、運力資源也得到進一步優化配置,鐵軌變成了串聯地方要素、資源的“銀絲帶”。有道是“一業興,百業旺”,銀發旅游列車的開通讓“小資源”持續釋放“大效應”,為銀發經濟的提質擴容、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“活水”。
乘車踏歌行,一路好風光。神州大地上,一列列銀發旅游專列北上南下、東進西行,惠民生、促經濟。銀發旅游專列不僅呈現出文旅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,更是承載了老年人對祖國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列車飛馳,正載著人們加速奔向幸福生活!(寧夏新聞網特約網評員 劉均)